中鴻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鴻)2011年首次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起,每年定期出版,本報告書為中鴻第13本報告書。2021 年配合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修訂,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更名為永續報告書。透過報告書揭露中鴻ESG 策略、行動方案與績效達成狀況等,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同實踐永續發展。
揭露 | 說明 | 對應章節 | 省略理由/備註 |
---|---|---|---|
組織詳細資訊及報導實務 | |||
2-1 | 組織詳細資訊 | 1.4.1公司簡介 | |
2-2 | 組織永續報導中包含的實體 | 關於本報告書 | |
2-3 | 報導期間、頻率及聯絡人 | 關於本報告書 | |
2-4 | 資訊重編 | 關於本報告書 | |
2-5 | 外部保證/確信 | 關於本報告書 | |
營運活動與員工資訊 | |||
2-6 | 活動、價值鏈和其他商業關係 |
1.4.2產品介紹 2.4.2產品銷售 4.1中鴻的供應鏈 |
|
2-7 | 員工 | 6.1.1員工結構 | |
2-8 | 非員工的工作者 | 6.1.1員工結構 | |
治理 | |||
2-9 | 治理結構及組成 | 2.1組織架構 | 中鴻最高治理單位為董事會,董事會由董事長召集者,由董事長擔任主席。 |
2-10 | 最高治理單位的提名與遴選 | 2.2董事會 | |
2-11 | 最高治理單位的主席 | 2.2董事會 | |
2-12 | 最高治理單位於監督衝擊管理的角色 |
1.2永續核心小組 1.5利害關係人互動 |
|
2-13 | 衝擊管理的負責人 | 1.2永續核心小組 | |
2-14 | 最高治理單位於永續報導的角色 | 關於本報告書 | |
2-15 | 利益衝突 | 2.2董事會 | |
2-16 | 溝通關鍵重大事件 |
1.2永續核心小組 |
|
2-17 | 最高治理單位的群體智識 | 2.2董事會 | |
2-18 | 最高治理單位的績效評估 | 2.2.2董事會績效評估機制 | |
2-19 | 薪酬政策 | 2.2.3董事會、經理人酬金政策 | 詳細薪酬規範請參閱中鴻鋼鐵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年報,參、公司治理報告-三、一般董事、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之酬金 |
2-20 | 薪酬決定流程 |
2.2.3董事會、經理人酬金政策 6.2.1員工薪酬 |
詳細薪酬規範請參閱中鴻鋼鐵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年報,參、公司治理報告-三、一般董事、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之酬金 |
2-21 | 年度總薪酬比率 |
本公司薪酬最高個人(以下稱董事長)之年度總薪酬與所有員工(不含董事長)之年度總薪酬中位數比例為4.6865倍。 與2022年相比,董事長本年度總薪酬增加7.55%,所有員工(不含董事長)本年度總薪酬中位數增加0.02%,故董事長年度總薪酬增加百分比為所有員工(不含董事長)年度總薪酬中位數增加百分比之377.5倍,主要原因為董事長於2022年9月晉升,其薪酬調整幅度較大,另因2023年退休人數較多,導致所有員工(不含董事長)年度總薪酬中位數下降,進而造成兩者年度總薪酬差異較大。 |
|
策略、政策與相關實務作為 | |||
2-22 | 永續發展策略的聲明 |
經營者的話 1.1永續發展策略 |
|
2-23 | 政策承諾 | 6.1人權政策 | |
2-24 | 納入政策承諾 |
1.1永續發展策略 6.1人權政策 |
|
2-25 | 補救負面衝擊的程序 |
2.3.5風險管控 5.2.1氣候變遷之因應 6.4.1員工參與及溝通 |
|
2-26 | 尋求建議和提出疑慮的機制 |
1.5利害關係人互動 6.4.1員工參與及溝通 |
|
2-27 | 法規遵循 | 2.3.3法令遵循 | |
2-28 | 公協會的會員資格 | 3.2.3外部交流與合作 | |
利害關係人議和 | |||
2-29 | 利害關係人議合方針 | 1.5.1 2023溝通成果/實績 | |
2-30 | 團體協約 | 6.1人權政策 |
重大主題 | |||||
---|---|---|---|---|---|
GRI準則 | 揭露 | 說明 | 對應章節 | 頁碼 | 省略理由/備註 |
經濟績效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GRI 201:經濟績效2016 | 201-1 |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
2.4.3營運績效 6.2員工薪酬與福利 |
||
201-2 | 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它風險與機會 | 5.2.1氣候變遷之因應 | |||
201-3 | 定義福利計劃義務與其它退休計畫 |
6.1.3職位異動與離退 6.2員工薪酬與福利 |
|||
201-4 | 自政府取得之財務補助 | 6.3教育訓練與發展 | |||
排放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GRI 305:排放2016 | 305-1 | 直接(範疇一)溫室氣體排放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5-2 | 能源間接(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5-3 | 其他間接(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5-4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5-5 |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5-6 | 臭氧層破壞物質(ODS)的排放 | 5.2.3綠色製程 | |||
305-7 | 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其它顯著的氣體排放 | 5.2.3綠色製程 | |||
能源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GRI 302:能源2016 | 302-1 |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 5.2.3綠色製程 | ||
302-2 | 組織外部的能源消耗量 | - | 未統計組織外部的能源消耗量 | ||
302-3 | 能源密集度 | 5.2.3綠色製程 | |||
302-4 | 減少能源消耗 | 5.2.2降低環境衝擊 | |||
302-5 |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 - | 未統計售出之產品和服務其所需能源的減少量 | ||
勞資關係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GRI 402:勞資關係 2016 | 402-1 | 關於營運變化的最短預告期 | 6.1.3職位異動與離退 | ||
人權政策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GRI 401:勞雇關係 2016 | 401-1 | 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 |
6.1.2人才招募 6.1.3職位異動與離退 |
||
401-2 | 提供給全職員工(不包含臨時或兼職員工)的福利 |
6.1人權政策 6.1.3職位異動與離退 6.2.2員工福利 |
|||
401-3 | 育嬰假 | 6.1.3職位異動與離退 | 2022年育嬰留職停薪實際復職人數為5男1女,經查與本公司2022年永續報告書揭露之6男0女不同,係因數字誤植導致,但不影響該年度復職率。 | ||
GRI 40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2016 | 405-1 | 治理單位與員工的多元化 |
2.2董事會 6.1.1員工結構 |
||
405-2 | 女性對男性基本薪資與薪酬的比率 | 6.2.1員工薪酬 | |||
GRI 406:不歧視 2016 | 406-1 | 歧視事件以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 6.1.2人才招募 | 無發生相關情事 | |
GRI 408:童工 2016 | 408-1 | 營運據點和供應商使用童工之重大風險 | 6.1.2人才招募 | 無發生相關情事 | |
GRI 409:強迫或強制勞動 2016 | 409-1 | 具強迫與強制勞動事件重大風險的營運據點和供應商 |
4.1中鴻的供應鏈 6.1人權政策 |
無發生相關情事 | |
GRI 411:原住民權利 2016 | 411-1 | 涉及侵害原住民權利的事件 | 6.1人權政策 | 無發生相關情事 | |
職業安全衛生 | |||||
GRI 3:重大主題2021 | 3-1 | 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2 | 重大主題列表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3-3 | 重大主題管理 | 1.5.2重大主題分析 | |||
1.管理方針揭露 | |||||
GRI403:職業安全衛生2018 | 403-1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6.5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 ||
403-2 |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及事故調查 |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
403-3 | 職業健康服務 |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
403-4 | 有關職業安全衛生之工作者參與、諮商與溝通 |
6.5.1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
403-5 | 有關職業安全衛生之工作者訓練 |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
403-6 | 工作者健康促進 | 6.5.5健康管理與關懷 | |||
403-7 | 預防和減輕與業務關係直接相關聯之職業安全衛生的衝擊 |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
2.特定主題揭露 | |||||
GRI403:職業安全衛生2018 | 403-8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所涵蓋之工作者 | 6.5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 ||
403-9 | 職業傷害 | 6.5.2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措施 | |||
403-10 | 職業病 | 6.5.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運作 |
編號 | 指標 | 指標種類 | 2022年度揭露情形 | 單位 | 備註 |
---|---|---|---|---|---|
1 | 消耗能源總量、外購電力百分比、再生能源使用率及自發自用能源總量 | 量化 | 消耗能源總量:3,353,954GJ 外購電力百分比:28.29%(948,848GJ) 再生能源使用率:0.60%(20,008GJ) 自發自用能源總量:0 |
十億焦耳、 百分比(%) |
1.中鴻無自設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但在履行用電大戶義務上,係以購買綠電方式因應。 2.按用電大戶義務裝置容量(早鳥優惠方案),每年熱軋廠與冷軋廠再生能源使用量目標分別為4,699,600度/年、847,500度/年;但本公司已依「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第4條第3項規定向能源局申請合併計算再生能源義務裝置容量獲准,故中鴻再生能源使用總量目標為5,547,100度/年。 3.2023年再生能源使用總量實績:5,557,720度/年(達標)。 |
2 | 消耗燃料總量、煤炭百分比、天然氣百分比及再生燃料百分比 | 量化 | 消耗燃料總量:2,360,984GJ 煤炭百分比:0% (公司未使用煤炭) 天然氣百分比:99.66%(2,353,054GJ) 再生燃料百分比:0%(公司未使用再生燃料) |
十億焦耳、 百分比(%) |
|
3 | 總取水量及總耗水量 | 量化 | 總取水量:1,111.03(千立方公尺) 總耗水量:767.403(千立方公尺) |
千立方公尺 | |
4 | 所產生廢棄物之重量、有害廢棄物之百分比及回收百分比 | 量化 | 廢棄物產生量:103,206.12公噸(t) 有害廢棄物之百分比:16.71% 回收百分比:99.26% |
公噸 (t)、 百分比(%) |
|
5 | 說明職業災害人數及比率 | 量化 | 職業災害人數:員工2人、承攬商1人 職業災害比率: (1)可記錄工傷率 -全職員工=0.18 -協力廠商=0.33 (2)死亡率 -全職員工= 0 -協力廠商=0 (3)虛驚事件率 -全職員工=9.18 -協力廠商:無相關記錄 |
數量 | |
6 | 依產品類別之主要產品產量 | 量化 | 熱軋產品產量:1,780,261公噸(t) 冷軋產品產量:184,427公噸(t) 鋼管產品產量:24,095公噸(t) |
公噸(t) |
項目 | 執行情形 |
---|---|
|
|
產業特定指標 | |||||||
---|---|---|---|---|---|---|---|
面向 | 主題 | 編碼 | 揭露指標 | 指標性質 | 單位 | 中鴻回應內容 | |
環境 | 溫室氣體排放 | EM-IS110a.1. | 範疇 1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在排放限制法規下其所占之比例 | 量化 | 公噸CO2e,(%) |
|
|
EM-IS110a.2. | 請說明管理範疇一排放量的長期與短期目標或計畫,並針對這些目標進行績效分析 | 質化 | N/A |
|
|||
空氣品質 | EM-IS120a.1 | 污染物排放 (1)一氧化碳(CO) (2)氮氧化物(NOx) (不包含 N2O) (3)硫氧化物(SOx) (4)懸浮微粒(PM10) (5)錳(MnO) (6)鉛(Pb) (7)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 (8)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s) |
量化 | 公噸 | (2)91.63公噸 (3)0公噸 (4)2.97公噸,此為總懸浮微粒(TSP)數據,無PM10檢測數據。 (7)13.34公噸 其他項目非屬法規要求檢測及申報項目,故無相關數據。 |
||
能源管理 | EM-IS130a.1 | (1)能源總消耗量 (2)電網電力占能源總消耗量之比例 (3)再生能源占能源總消耗量之比例 |
量化 | 焦耳,(%) | (1)3,353,954GJ (2)28.29%(948,848GJ) (3)0.60%(20,008GJ) |
||
EM-IS130a.2 | (1)燃料總消耗量 (2)煤炭消耗量占比 (3)天然氣消耗量占比 (4)再生能源使用占比 |
量化 | 焦耳,(%) | (1)2,360,984GJ (2)0%(公司未使用煤炭) (3)99.66%(2,353,054GJ) (4)0%(公司未使用再生燃料) |
|||
水管理 | EM-IS140a.1 | (1)取用淡水總量 (2)回收水比例 (3)高(40-80%)基線水壓力地區或極高(>80%) 基線水壓力地區的取水量占總取水量之比例、耗水量占總耗水量之比例 |
量化 | 千立方米,(%) | (1)取用淡水總量:1,111.034 (千立方米) (2)回收水比例:99.71% (3)經查詢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渡槽水風險地圖集』,公司各廠區所在地,非屬於高(40-80%)基線水壓力地區或極高(>80%) 基線水壓力地區,故無在高或極高水壓力地區取水量。 |
||
廢棄物管理 | EM-IS150a.1 | (1)廢棄物產生量 (2)有害廢棄物比例 (3)廢棄物回收比例 |
量化 | 公噸,(%) | (1)廢棄物產生量:103,206.12公噸(t) (2)有害廢棄物比例:16.71% (3)廢棄物回收比例:99.26% |
||
人力資本 | 員工健康安全 | EM-IS320a.1 | 分別針對全職員工及合約員工(contract employees) 揭露以下比率 (1)可記錄工傷率(Total recordable incident rate,TRIR) (2)死亡率 (3)虛驚事件率(Near Miss Frequency Rate, NMFR) 註1:合約員工指協力廠商 註2:(可記錄之傷害數x200,000)/總實際工作時數 註3:(死亡總數x200,000)/總實際工作時數 註4:(虛驚事故數x200,000)/總實際工作時數 |
量化 | N/A | (1)可記錄工傷率 -全職員工=0.18 -協力廠商=0.33 (2)死亡率 -全職員工= 0 -協力廠商 =0 (3)虛驚事件率 -全職員工=9.18 -協力廠商:無相關記錄 |
|
商業模式與創新 | 供應鏈管理 | EM-IS430a.1 | 針對鐵礦石及/或焦煤開採時會造成環境與社會議題,於採購時是否針對上述二項議題進行供應商管理之討論 | 質化 | N/A | 本公司未採購鐵礦石及焦煤,採購原料為扁鋼胚,係由鐵礦石及焦煤煉製而成。 環境面: 本公司向已導入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供應商採購扁鋼胚。 社會議題: 本公司向致力推廣企業社會責任(CSR) 的供應商採購扁鋼胚。 |
常態化活動指標 | |||||||
---|---|---|---|---|---|---|---|
編碼 | 揭露指標 | 中鴻回應內容 | |||||
EM-IS-000.A | 粗鋼產量(公噸)及來源的比例(%) (1)轉爐(basic oxygen furnace, BOF) (2)電弧爐(electric arc furnace) |
2023年總進料(扁鋼胚)為179.2萬公噸 (1)轉爐(basic oxygen furnace, BOF) = 100%。 (2)電弧爐(electric arc furnace) = 0%。 |
|||||
EM-IS-000.B | 鐵礦(iron ore)總產量(公噸) | 不適用。 | |||||
EM-IS-000.C | 焦煤(coking coal)總產量(公噸) | 不適用。 |
架構 | 建議揭露事項 | 報告書章節 |
---|---|---|
治理 | 描述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情況 | 中鴻TCFD四大核心要素作為、氣候治理架構與風險管理流程 |
描述管理階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 | 氣候治理架構與風險管理流程 | |
策略 | 描述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 中鴻高度關鍵氣候風險及因應策略、中鴻高度關鍵氣候機會與因應策略 |
業務、策略及財務規劃如何受風險與機會衝擊 | 中鴻高度關鍵氣候風險及因應策略、中鴻高度關鍵氣候機會與因應策略 | |
描述組織在策略上的韌性,考量不同氣候相關情境 | 氣候情境分析 | |
風險管理 | 描述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及評估流程 | 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中鴻氣候風險矩陣、中鴻氣候機會矩陣 |
描述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 中鴻高度關鍵氣候風險及因應策略 | |
描述氣候相關風險鑑別、評估及管理如何整合於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 氣候治理架構與風險管理流程 | |
指標與目標 | 揭露組織依循策略和風險管理流程進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指標 | 中鴻TCFD四大核心要素作為、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 |
揭露範疇1、範疇2和範疇3(如適用)溫室氣體排放和相關風險 | 溫室氣體盤查、中鴻高度關鍵氣候風險及因應策略 | |
描述組織在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目標,以及落實該目標的表現 | 中鴻TCFD四大核心要素作為 |